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7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暴发了一场暴发性流行的水生生物“瘟疫”,出现了“养什么就病什么”的局面。这场”瘟疫”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养殖种类,就连从不轻易发生流行病的鲢鳙鲤鲫鱼也不例外。造成了每年高达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而且至今不但没有缓和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1997年山东省仅林孔扇贝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5亿元,1998年受灾面积和经济损失又有一定幅度的扩大。对虾养殖也因“瘟疫”自1993年开始遭受灾难,连续6-7年的对虾“瘟疫”造成了几百亿元的损失,至1998年我国对虾年产量也仅恢复到灾害前19…  相似文献   
2.
捕捞对海洋鱼类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渔业资源由单鱼种管理模式向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策略的转变,捕捞因素对于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正逐步成为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捕捞对鱼类群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与归纳。在研究捕捞对于鱼类群落影响时,所选用的群落研究指标应符合预期性、可测性、敏感性和排他性标准,业已利用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生物多样性、聚合特征指标、群落功能性指标、多元分析以及生态系统模型五大类。各研究方法单独使用均无法全面反映群落的结构变化,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建议同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进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以期全面掌握捕捞活动作用下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实际变动状况,更好地为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359—366]  相似文献   
3.
基于表型值和育种值的中国对虾生长、抗逆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中国对虾170d的体重、抗WSSV存活时间和存活率3个性状的育种值,在家系水平上进行性状间表型值和育种值相关分析。估计的3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22±0.16、0.14±0.12和0.03±0.021,并据此计算各性状个体育种值。家系性状表型值的相关分析表明,家系170d体重和抗WSSV存活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相关(r=0.35,P<0.05),其余性状间相关系数很小,且差异不显著。3个性状家系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170d体重与抗WSSV存活时间的相关系数最高(0.038),170d体重与存活率,抗WSSV存活时间与存活率之间为负相关(r=-0.24,r=-0.027),并且统计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中国对虾新品种是一个正确而必要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4.
红毛菜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一  许璞  陆勤勤 《水产学报》2008,32(1):138-144
以产于福建莆田的人工栽培红毛菜为材料,对红毛菜原叶体、原孢子、果孢子、营养藻丝及孢子囊枝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观察结果较完整地展示了红毛菜各生长细胞及组织的超微结构.研究发现红毛菜原叶体的生长发育及构造变化与生殖细胞的发生形成相关,本文描述了原叶体生长发展与无性生殖细胞发生的关系及特征.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类植物具有星状色素体和蛋白核,显示红毛菜亚纲植物特有的色素体结构;原叶体细胞色素体无围周类囊体,细胞之间无纹孔连丝,具原始红藻特征;营养藻丝细胞间有纹孔连丝,色素体具围周类囊体,表现真红藻特征;孢子囊枝细胞色素体无围周类囊体,细胞间有纹孔连丝,与原叶体、丝状体营养藻丝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之处,显示红毛菜亚纲、真红藻亚纲两纲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A3α-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养成期对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设立了连续投喂、间隔投喂和浸浴共6个实验组。连续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0.05%和0.1%;间隔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为0.05%;浸浴组的给予方式为50mg/ml,3h/次/15d。分别在30、60和90d时,测定对虾体内及血浆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另外,在60d和90d时,测定对虾血细胞内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结果表明,30d时,PG浸浴组、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各PG作用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及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KP活性较对照组增长显著(P<0.05);60d时,除间隔投喂组外,各组的AC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而各实验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05%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除浸浴组外,各组血细胞内PO活性均有提高;90d时,浸浴组和间隔组的ACP和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间隔投喂组的AKP活性增长显著(P<0.05);间隔投喂组的血细胞内PO活性较对照组有增长。实验证明,PG能激活对虾的免疫力,并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对虾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洋环境逐渐恶化和养殖的规模化发展,病害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严重制约贝类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世界各海洋大国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围绕养殖环境、病原以及养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防病治病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角度考虑,我国扇贝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则是抗病品种或品系的选育以及高效、无毒、广谱新型药物的开发和研制.扇贝中抗病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无疑是研究和开发新型天然抗菌物质以取代化学农药和抗菌素的新途径,同时也是研究扇贝免疫防御机制、提高机体抗病力、实现遗传改良,选育抗病品种的基础和关键.本文综述了我们在扇贝生物抗病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李超伦  王荣  孙松 《水产学报》2003,27(Z1):55-63
于2001年6月对南黄海鳀产卵场鳀的主要饵料生物--中华哲水蚤的数量分布及摄食进行了研究.调查期间,中华哲水蚤是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绝对优势种,在所有站位上均有分布,平均密度为244 ind·m-3,数量密度最大值高达1555 ind·m-3.中华哲水蚤的肠道色素含量平均为1.19ng·ind-1(0.21~4.14 ng·ind-1),与水体中叶绿素a的最大浓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中华哲水蚤种群具有一定的昼夜摄食节律,夜间的肠道色素含量明显高于白天.在A和B站中华哲水蚤的个体摄食率分别为76.9 ng·ind-1·d-1和39.6 ng·ind-1·d-1,分别相当于体碳含量的7.5%和3.9%.除了饵料来源和摄食强度等因素之外,捕食压力以及环境温度对中华哲水蚤种群的分布和发展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甲壳动物CHH家族神经激素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在照 《水产学报》2001,25(2):175-180
甲壳动物主要利用温度、光照周期等外界因子调节其生理状态 ,使它们的生殖活动处于最适条件下 ,来自外界因子的这些信息作用于甲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后者将其传递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能够分泌一些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以实施对性腺活动的调控。由于甲壳动物成体的生殖和蜕皮常常交替出现 ,因此 ,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精确调控非常重要。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 (CHH)家族神经激素是甲壳动物特有的多肽激素 ,它们主要由眼柄的X -器官窦腺复合体合成 ,它们包括 :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 (CHH)、…  相似文献   
9.
一、概念含氯消毒剂:消毒剂中起消毒作用的是含氯的离子、自山基、分子等,该类消毒剂称为含氯消毒剂,如:液氯、漂白粉、漂粉精、次氨酸钠(钙)、氯胺、氯氨、二氧化氯、二氯异晴豚酸(钠)、三氯异腈脲酸等等。氯化剂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中的一种,其物征是溶于水时能产生次氯酸(很),并且在消毒过程中与有权分f发生氯化作用(氯代、加成等),故称为氯化剂型消毒剂。以前所说的含氯消毒剂实际上就是氯化剂型消毒剂。上述含氯消毒剂中除二氧化氛和氯氨外均属这类消毒剂。二氧化氮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中的一种,其特征是在消毒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以1%为选择压力,以壳长为选择指标,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奶牛蛤品系进行了两个世代的连续混合选择,并跟踪测量了各试验组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壳长,计算了选择反应、现实遗传力和遗传获得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在奶牛蛤两个世代的各个生长阶段,选择组的平均壳长均大于对照组;F2和F3世代的选择反应在幼虫培育期、稚贝培育期和幼贝养成期的平均值分别为1.98、0.72、0.64和1.10、0.68、0.74,总平均值分别为1.19和0.90;F2和F3世代的现实遗传力在幼虫期、稚贝期和幼贝期的平均值分别为0.43、0.16、0.14和0.41、0.26、0.28,总平均值分别为0.26和0.34;F2和F3世代的遗传获得在幼虫期、稚贝期和幼贝期的平均值分别为4.79%、17.81%、13.27%和5.60%、4.28%、16.30%,总平均值分别为10.78%和7.94%;F2和F3世代的总遗传获得在幼虫期、稚贝期和幼贝期的平均值分别为10.73%、15.56%、29.34%,总平均值为16.59%.研究表明,在高选择压力下进行两个世代蛤仔连续混合选择的方法获得的选育效果较为理想,且该群体仍具有一定的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